帳號:guest(18.222.182.10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呂桂芬
作者(英文):Kuei-Fen Lu
論文名稱:有機農法與慣行農法之差異比較:以生活中常見的4種蔬果穀物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Study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ing:Take the four common crop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宋秉明
指導教授(英文):Bin-Min Sung
口試委員:張凱智
蔡建福
口試委員(英文):Kai-Chih Chang
Jiehn-Fu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號:610554034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關鍵詞:食農教育農法差異比較慣行農法有機農法食農解說構想
關鍵詞(英文):food & agriculture educationfarming comparisonconventional farmingorganic farminginterpretation of food & agriculture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0
  • 收藏收藏:0
在資本主義發展下農業成為商品,需要重新回到與土地的連結,當中產生一些問題,例如:因著農耕方式破壞了環境,慣行農業長期所造成的化學農藥、肥料過度使用和汙染所造成的恐慌;或者對於我們日常食用的蔬果、五穀雜糧等的栽植過程相當陌生等。而遺忘了農業的重要性,但透過食農教育可以幫助人們重新思考。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常見蔬果和五穀雜糧的有機與慣行栽植差異比較,以小番茄、小黃瓜、四季豆以及水稻為例。

針對栽植資料蒐集,以參與觀察、文獻蒐集及訪談等三種方式,為本研究獲取相關資料的途徑。而本研究所選擇之小番茄、小黃瓜、四季豆以及水稻四種農作物,其考量因素,除了為受訪者農師種植之作物,亦考量為生活中常見蔬果或五穀雜糧,或常出現農藥殘留相關新聞等。

進而提出研究分析,記錄這四種農作物有機農法與慣行農法的栽植差異比較。研究發現:(1)關於農法差異比較的結論,分成三個部分,即為防治、栽植數量以及肥料施灑等。有機栽植防治以非化學農藥的方式進行(例如:礦物油)、栽植數量相較少,亦會依據植物生長狀況給予肥料。而慣行栽植從一開始種植到最後採收階段都會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可能是針對土壤消毒、種子育苗或病蟲草害的;栽植數量較於有機密集;肥料施灑有其固定時間的頻率,也容易發生施灑過量的問題,而造成植株容易生病。

(2)關於從研究方法的角度,若僅依賴文獻記錄栽植差異並不完全。例如透過訪問才能夠得知農人在藥劑使用的情形,這些資訊無法透過文獻得知,文獻中僅有農藥使用的建議方法,但透過了訪問才知道在農藥使用上,文獻建議和農人使用的情形並不一致。若僅依賴訪談或參與觀察,關於資料的正確性無法證實,而是要配合文獻互相應證。

最後,提出對未來研究者建議,供其參考。另外以非正式的模式,進行食農解說構想,收錄於附錄一。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commodity, it needs to return to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land, and it leads to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environment has been destroyed by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and the excessive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in conventional farming lead to pollution and panic. Or the process of planting crops that we eat daily is quite strange. We have forgotten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But by Food Education can help us rethink.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ing in planting common crops, and take small tomatoes, cucumbers, green beans and rice as examples.

For the collection of planting data, three ways of participat observation, reference collection and interviews are used to obtain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selection of small tomatoes, cucumbers, green beans and rice crops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crops planted by the respondents,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common fruits and vegetables or grains in life, or pesticide residues news, etc.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to recor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ing in planting the four crop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1) The conclusions about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agricultural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vention”, “planting quantity”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rganic plant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non-chemical pesticides (e.g. mineral oil),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quantity of plants, and fertilizers are also applied depending on the growth of the plants. And Conventional planting will use chemical pesticid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final harvesting stage, which may be aimed at soil disinfection, seedling or pests and diseases; the number of plants is more than organic; the fertilizer has a fixed time frequency, it is prone to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fertilizers and the plant is prone to illness.

(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methods, if the results of plant differences only relying on references are not complete. For example, through interviews it can be known that the use of pesticides by farmers and not known through the reference. There is only a suggested method for the use of pesticides in reference, but through interviews will be found that there are not consistent between them. If you rely solely on interviews or participate in observation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information cannot be confirmed, and it should be confirmed by the reference.

Finally, there are some researc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In addition, in an informal model, the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of food & agriculture education is made in Appendix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5
第三節、研究目的 8
第四節、研究範圍 9
第五節、研究限制 10
第六節、研究內容與流程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慣行農業及有機農業之概述 13
第二節、農藝技術與知識 21
第三節、食農教育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對象及作物的選擇 41
第二節、資料蒐集方法與整理 43
第三節、資料蒐集方法之相互關係 47
第四章 研究分析
第一節、小番茄有機與慣行栽植之差異比較 49
第二節、小黃瓜有機與慣行栽植之差異比較 67
第三節、四季豆有機與慣行栽植之差異比較 79
第四節、水稻有機與慣行栽植之差異比較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 105
第二節、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09
附 錄
附錄一、食農解說應用構想 123
附錄二、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 135
附錄三、口試過程文字紀錄 139
一、中文部分
王一雄(2004)。農藥污染對作物的影響。植物重要防疫病害診斷鑑定技術研習會專刊(三),73-96。
王惠亮、謝廷芳、莊益源(2009)。植物病蟲害的非農藥防治。科學發展,443。
王毓華、吳錫家、石憲宗、黃晉興、林毓雯(2014)。強化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推動菜豆(敏豆)健康管理生產體系。農業世界雜誌,366。農業世界雜誌社。
王啟正(2018)。蔬菜有機栽培技術概論。107年度農民學院初階訓練-有機農業班,農民學院教材第104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王仕賢、王仁晃、鄭安秀、陳文雄(2004)。小果番茄栽培管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王志豪(2018)。國中教室外的課程設計-以南崁國中為例(食農課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方麗萍(2010)。農地雜草管理與除草劑安全使用研習會專刊。載於蔣永正(主編),全球農藥及台灣除草劑市場之概況(49-54頁)。臺中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安寶真、謝廷芳、蔡志濃、黃晉興、楊宏仁、Ann, P. J., Hsieh, T. F., Tsai, J. H., Young,H. R(2008)。非農藥防治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節能減碳與作物病害管理研討會專刊:,137-153。
朱雅玲、侯秉賦、賴榮茂(2012)。菜豆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高雄區農技報導,1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江明耀、高靜華(2010)。性費洛蒙誘引劑。收錄於王清玲等著,作物蟲害非農藥防治資材,12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出版。
呂理德(2017)。媒體說了算?─食品安全與傳播。收錄於陳美蓮等著,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298-329,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宋秉明(2016)。校園綠色廚房:從友善環境農田到健康餐桌的學習途徑。遠足文化出版社。
李文昭(譯)(2008)。寂靜的春天(原作者: Rachel Carson)。臺中市:晨星出版社。(原出版社:1962)。
李國欽(1994)。農藥環境污染的管理策略。農藥世界,135,29-31。
李阿嬌(2009)。番茄品種介紹。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李敏郎(2011)。農藥的種類介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李敏郎(2009)。植物殺菌劑之使用介紹。作物診斷與農藥安全使用手冊。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李宗翰(2016)。《有機水稻土壤肥培管理》,桃園區農業技術專輯-有機水稻專輯,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阿寶(2004)。女農討山誌: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記事。臺北:張老師文化。
吳正宗(2005)。認識化學肥料,肥料特性及合理化施肥。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吳文希(2012)。有機農業。台北市。
吳信郁(2010)。水稻病害防治,水稻專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吳信郁(2016)。《有機水稻病害管理》,桃園區農業技術專輯-有機水稻專輯,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余宛如(2014)。明日的餐桌:世界正在吃什麼?面對食安危機,我們需要美味的倫理與食物的正義。臺北市:果力文化。
林明松、周淑媛、郭乃文、賴明亮、郭育良(1995)。果農的農藥暴露與神經系統的變化探討。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4(5),392-399。
林浩潭(2009)。農藥安全性評估。載於李國欽等作,農藥對環境之衝擊評估(107-122頁)。臺中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林浩潭、初建(2009)。農業環境中有機氯化烴農藥殘留調查及安全評估。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10年成果回顧與未來展望論壇文集,1-12。
林卉文(2014)。食農教育教學運用在國小之成就-以臺北市木柵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施錫彬(2010)。水稻蟲害綜合防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侯秉賦(2017)。小胡瓜栽培常見病蟲害綜合管理及非農藥防治技術。高雄區農技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紀柏任(2012)。農業安全衛生。臺南市:復文。
范麗娟(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3-55頁)。臺北:心理出版社。
倪禮豐(2001)。小胡瓜有機栽培之肥培管理技術。花蓮區農業專訊37,19-20。
倪禮豐(2018)。植物營養與有機質肥料概論。107年度農民學院初階訓練-有機農業班,農民學院教材第104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高穗生(2005)。生物農藥產業之現況及應用。農業生技產業季刊,4,34-39。
康以林(2013)。人與食物的距離-農村小學推行食農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許嘉伊(2007)。全球生物性農藥市場現況與趨勢發展,農業生技產業季刊,12。
許如君、吳昌昱(2017)。農用藥劑分類及作用機制檢索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莊益源、張芯瑜、曾敏南、吳志文(2009)。有機水稻綜合栽培管理技術。高雄區農技報導,96。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郭華仁(2007)。打破「沒有農藥既沒有收成的魔咒」-談農業生物多樣性與農業。農訓雜誌24(9),32-34。
郭雪、曾經洲(2009)。蘇力菌及其應用。作物非農藥管理技術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郭雅紋、曾宥綋、賴文龍、陳鴻堂(2015)。水稻肥料推薦基準及土壤改良管理。收錄於賴文龍、郭雅紋(2015年5月)。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陳保良、李木川、黃德昌、葉瑩(2005)。生物性農藥管理與未來展望。農業生技產業季刊,4,54-59。
陳任芳(2008)。非農藥防治資材-亞磷酸之防病機制及應用。花蓮區農業專訓,6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陳明吟(2016年6月)。礦物油於作物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高雄區農業專訊,96。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家鐘(1993)。世界農藥研究發展趨勢。藥毒所專題報導,28,1-8。
陳萱蓉(2015)。實施食農教育對高職餐旅群學生認知學習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健忠(1996)。印楝素是來自大自然的殺蟲劑。豐年46卷,24。
陳巧燕、莊國鴻、施錫彬(2016)。《有機水稻蟲害管理》。桃園區農業技術專輯-有機水稻專輯,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曹錦鳳、董時叡、蔡嫦娟(2017)。食農教育對都市型學生農業素養與飲食習慣之影響。農業推廣文彙,1-14。
黃鵬(2008)。合理化施肥技術叢書-番茄合理化施肥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黃晉興、石憲宗、吳錫家、谷婉萍、王毓華(2014年2月)。菜豆(敏豆)栽培常見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農業世界雜誌366期。農事股份有限公司 農業世界雜誌社。
黃曉君(2012)。大學校園之食農教育-以國立東華大學「校園綠色廚房」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黃泮宮、李美娟(1996)。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蔬菜自動化育苗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系。
曾宇良、顏建賢、莊翰華、吳璚(2012)。食育之農業體驗活動對大學生影響之探究-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7,121-136。
曾鐵征(2012)。「環保飲食課程」設計及其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曾經洲(2004),農藥對非目標生物之影響。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張明洵、林玥秀(1992)。解說概論。太魯閣國家公園。
張瑋琦(2017)。農食工業化的反思與實踐:從校園食農到社會創新。收錄於陳美蓮等著,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298-329,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葉秋香(2014)。食育在國立東華大學附屬幼稚園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楊小平(2001)。守衛綠色-農藥與人類的生存。曉園出版社。
楊秀珠(2011)。豆科蔬菜病蟲害之發生與管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藥物毒物試驗所。
楊志維(2010)。水稻栽培技術,水稻專輯。行政院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楊志維、簡禎佑(2016)。《有機水稻栽培管理》。桃園區農業技術專輯-有機水稻專輯,11。行政院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楊嘉凌、鄭佳綺、許志聖(2015)。生產優質稻米的栽培管理技術。收錄於賴文龍、郭雅紋(2015年5月)。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廖君達、郭建志(2015)。水稻病蟲害防治。收錄於賴文龍、郭雅紋(2015年5月)。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農民學院教材第104號(2018)。107年度農民學院初階訓練-有機農業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鄒怡婉 (2012)。中部地區中學生之食育認知與農業體驗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彰化市。
董時叡(2007)。有機之談—有機農業的非技術面思考。台中
董時叡、蔡嫦娟(2012)。農村綠色生活推廣方案規劃研究:食農教育課程規劃設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01年度科技計畫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董盈君、宋秉明(2015)東華大學的飲食革命-「校園綠色廚房」通識課程對學生、態度和行為的改變綠色生活實踐與食農教育。
劉敏莉(2008)。高屏地區小胡瓜生產管理技術,高雄區農技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劉依昌、謝明憲、林棟樑、王仕賢(2008)。有機番茄栽培技術。台南區農業專訊,66。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劉依昌、黃瑞彰、蔡孟旅、黃秀雯(2016)。小果番茄設施栽培及健康管理技術。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05-3(No.16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劉興隆、白桂芳(2016)。花胡瓜健康管理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9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蔡精強(2009)。台灣有機農業發展概況與前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蔡正賢(2008)。使用有機質肥料的幾點澄清。苗栗區農業專訓,41。
蔡政家、宋秉明(2013)。探究影響農民農藥使用行為之因素-以台東釋迦果農為例,農企業暨生物產業學術研討會,台灣:東華大學。
蔣永正、蔣慕琰(2008)。「常用除草劑之特性與應用」。第205-226頁。作物診斷與農藥安全使用技術手冊。興大農業推廣中心印。249 頁。興大農業推廣叢書第970004 號。
鄭安秀(1994)。瓜類病蟲害及防治,台南區農業專訊,10,13-16。
賴文龍、郭雅紋(2015)。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賴文龍、郭雅紋、曾宥綋、陳鴻堂(2015)。水稻土壤與施肥管理技術。收錄於賴文龍、郭雅紋(2015年5月)。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賴文龍、曾宥綋(2015)。綠肥作物栽培與利用。收錄於賴文龍、郭雅紋(2015年5月)。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簡道南(2003)。肥料與植物生長。台肥月刊 44。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15日出刊。
簡禎佑、楊志維、林孟輝(2010)。水稻育苗技術。水稻專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謝明憲(2001)。花胡瓜設施栽培。台南區農業專訓,35,4-10。
顏瑞泓(2014)。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家庭必備!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商周出版。
顏建賢、曾宇良、張瑋琦、陳美芬(2015)。我國食農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60,69-86。
羅正宗、吳炳奇、呂奇峰、江汶錦、陳榮坤、張淳淳、石榆鳳,2015年12月,有機水稻栽培管理技術,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04-2(NO.16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編印。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二、英文部分
Abhilash, P. C., & Singh, N. (2009). Pesticide use and application: an Indian scenario.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65(1-3), 1-12.
Deumlich, D., Funk, R., Frielinghaus, M., Schmidt, W. A., & Nitzsche, O. (2006). Basics of effective erosion control in German agriculture.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169(3), 370-381.
Damalas, C. A., & Eleftherohorinos, I. G. (2011). Pesticide exposure, safety issues, and risk assessment indi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8(5), 1402-1419.
Dabbert, S., Haring , Anna M., and Zanoli, Raffaele (2004). Organic Farming- Policies and prospects. London & New York: Zed Books.
Fleischli, M. A., Franson, J. C., Thomas, N. J., Finley, D. L., & Riley, W. (2004). Avian mortality ev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used by anticholinesterase pesticides: a retrospective summary of National Wildlife Health Center records from 1980 to 2000.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46(4), 542-550.
Giuliano, J.A. (2004).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Are Here Now.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George, J., & Shukla, Y. (2011). Pesticides and cancer: insights into toxicoproteomic-based findings. Journal of proteomics, 74(12), 2713-2722.
Grant W. Sharpe (1982). Interpreting the environment, Wiley.
Glare, T., Caradus, J., Gelernter, W., Jackson, T., Keyhani, N., Köhl, J. & Stewart, A. (2012). Have biopesticides come of age?.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30(5), 250-258.
Hebert, V. R., & Miller, G. C. (2004). Understanding the tropospheric transport and fate of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In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pp. 1-36). Springer, New York, NY.
Howe, F. P., Knight, R. L., McEwen, L. C., & George, T. L. (1996).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nsecticide applications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nestling passerin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6(4), 1314-1324.
Huston, D.H., & Robert,T. R. (1990).Environmental fate of pestcides[Adobe Reader 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bdirect.org/abstracts/19912305976.html
Ham, S.(1992).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A Practical Guide for People with Big Ideas and Small Budgets. Golden, USA: Fulcrum Publishing.
Kwon, Y. K., Wee, S. H., & Kim, J. H. (2004). Pesticide poisoning events in wild birds in Korea from 1998 to 2002. 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 40(4), 737-740.
Ko, W. H., Wang, S. T., Hsieh, T. F., and Ann, P. J.(2003).Effects of sunflower oil on tomato powdery mildew caused by Oidium neolycopersici. J. Phytopathol. 151:144-148.
Mostafalou, S., & Abdollahi, M. (2013). Pesticides and human chronic disease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perspectives.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68(2), 157-177.
Petrini, C. (2013). Slow food nation: Why our food should be good, clean, and fair. Rizzoli Publications.
Skevas, T., Stefanou, S. E., & Lansink, A. O. (2012). Can economic incentives encourage actual reductions in pesticide use and environmental spillover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43(3), 267-276.
Tilden, F. (1957).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Veverka, John A. (1994). Interpretive Master Planning. Acorn Naturalists, Tustin, CA.
Wilson, C., & Tisdell, C. (2001). Why farmers continue to use pesticides despite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costs. Ecological economics, 39(3), 449-462.
Yadav, S. K. (2010). Pesticide applications-threat to ecosystems. Journal of Human Ecology, 32(1), 37-45.
Zimmer, K. E., Montaño, M., Olsaker, I., Dahl, E., Berg, V., Karlsson, C., & Verhaegen, S. (2011). In vitro steroidogenic effects of mixtur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extracted from burbot (Lota lota) caught in two Norwegian lak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09(11), 2040-2048.

三、相關單位網站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home.phtml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網站 http://www.ifoam.bio/
環境工作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網站 http://www.ewg.org/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藥資訊網 http://pesticide.baphiq.gov.tw/
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tactri.gov.tw/wSite/ct?xItem=3691&ctNode=333&mp=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tydares.gov.tw/index.php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mdais.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tdais.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tndais.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kdais.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hdares.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 https://www.ttdares.gov.tw/
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baphiq.gov.tw/web/briefDetailView.aspx?sn=38

四、網路報導
王勝平(2016年12月)。食農教育系列報導食育小學堂:踏出食農教育的第一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取自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5866
王常怡(2016年11月1日)。【食農教育】用美食展開綠色革命,親子天下雜誌84期。取自:https://reurl.cc/b6XDkl
孔德廉(2017年7月30日)。殺蟲劑釀禍,西洋蜂急性中毒暴斃、慢性中毒變笨,上下游,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ees-issue/ch01/
中央社(2014年11月21日)。敏豆農藥殘留 營養午餐中招,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21005272-260405
台大研究解密蜂消失之謎:農藥中毒讓工蜂無力回巢、幼蜂失智。(2014年4月15日)。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204
北市抽驗蔬果殘留 11.3%不合格 四季豆驗出3農藥不合格。(2017年4月24日)。上下游。取自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4470/
汪文豪(2013年7月10日)。四季豆竟殘留7種農藥,罪魁禍首找到了!上下游。取自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4060&type=Blog
林慧貞(2015)。農藥用水洗洗得掉嗎?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7092/
林宜潔(2018年10月13日)。推動食農教育,《食農教育法》拚今年三讀,農傳媒。取自:https://reurl.cc/ekZXW
周彥妤(2018年2月26日)。北市蔬果殘留農藥抽驗 敏豆、菠菜等10件不符規定,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Taipei/breakingnews/2349677
柴幗馨(2016年3月25日)。蔬果一定要配農藥殘留?洗菜三步驟讓農藥Out!,泛科學,取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95881
陳清芳(2011年7月4日)。蔬菜藥檢不合格 豆類又上榜,中央社。取自 https://hcare.tzuchi.com.tw/ShowNews.aspx?no=942
陳健忠(1996)。印楝素是來自大自然的殺蟲劑。豐年46卷第24期。取自: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https://reurl.cc/dqxyg
陳儒瑋(2015年2月2日)。翻轉校園午餐的65日報告,上下游。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5011/
張明純(2014年1月20日)。黎明國小的綠食育實踐計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電子報。取自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2208
張育森(2017年6月12日)。推動食農教育 重新省思人與自然的關係。科技大觀園。取自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f0i.htm
郭梅格(2014年9月26日)。「一起煮飯吧! Let’s get cooking!」英國小廚神養成計畫,上下游。取自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7831/
黃怡(2018年8月8日)。農業的大愛:不要窄化了食農教育,天下雜誌。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5/article/7157。
黃嘉琳(2013)。綠食育-注重環保的飲食教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電子報。取自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2767
賴郁薇(2016年9月26日)。食農教育到底是什麼?由何部會主責?食育論壇熱烈討論,上下游。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88339/
謝富旭(2013年7月16日)。台灣精緻農業背後「農藥上癮」真相—餐桌上的危機,今周刊。取自 https://reurl.cc/MONrk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