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0.64.12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薇雅
作者(英文):Wei-Ya Wang
論文名稱:國中國文教科書中現代散文主題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matology on the Theme of Modern Pro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指導教授:巫俊勳
指導教授(英文):Jyun-Syun Wu
口試委員:許學仁
魏慈德
巫俊勳
口試委員(英文):XUEXIAO-REN HUXU
CI-DE WEI
Jyun-Syun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610501503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關鍵詞:國中國文教科書主題散文研究現代散文主題學
關鍵詞(英文):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Thematology on the Theme of ProseModern ProseThematolog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近年來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翻轉潮,尤其在閱讀理解上,更是風起雲湧。許多教學現場的教師開始關注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於是許多的閱讀理解策略的研習、工作坊紛紛開設,從二○○○年至今,台灣的兒童閱讀運動,在民間、學校與政府的合力下,開啟了「閱讀1.0」的改革: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了、閱讀量增加了,父母和教師對閱讀的態度,也轉為積極支持。國際的PISA開始成為教改的指標。但第二個十年的開始,在十二年國教的改革號角下,閱讀必須邁向「2.0版」的進化:從「喜歡讀」,深化到「會讀」,並能「透過閱讀思考」,形成觀點,有判斷和詮釋的能力。更成為教師與家長應該關心的議題。
筆者在台東偏鄉任教多年,家庭背景與文化差異,往往造成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相對西部地區的孩子可以明顯感受到東部偏鄉的孩子處於弱勢,文化上的差異要如何解決?要如何使孩子更加掌握文本的內容?
主題學探討不同文本間共同的因素,無論是情感、人物…等,或許從核心概念去思考,可以幫助孩子。對於偏鄉的孩子,教科書是最容易也是最常閱讀的文本,若能從教科書中文本的理解,進而遷移成對其他文本理解,提取共同的元素,則更能掌握文意及情感,進而理解文章的內涵,這是引起本研究的動機。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析論國中國文教科書中現代散文選文的主題,探討相同或相似的主題間不同作家的創作方式,期能提取文學創作的本質,讓教師對於教材的掌握,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希望能提供協助。也希望從研究中探討教科書中的選文內容適合恰當,篇章安排是否符應學生的興趣。
In recent years, the education sector has set off a wave of flipping, especiall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Many teachers at the teaching sit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Therefore, many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and workshops were opened. From 2000 to now, Taiwan's children's reading movement was under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people, schools and the government. The reform of “Reading 1.0” was launched: children’s reading interest increased, reading volume increased, and parents’ and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lso turned positive. The international PISA began to become an indicator of education reform. B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decade, under the 12-year reform of the state religion, reading must move toward the evolution of the "2.0 version": from "like reading" to deepening to "reading", and "thinking through reading." Forming opinions, having the ability to judge and interpret. It has become an issue that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care about.
The author has taught in Taitung Township for many years.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ten cause children's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Relatively the children in the western region can clearly feel that the childre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are in a weak position. How ca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 resolved? How do you make your child more aware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ematic study explores the common factors between different texts, whether it is emotions, characters, etc., perhaps thinking from the core concepts, can help children. For children who are foreigners, textbooks are the easiest and most frequently read texts. If you can understand from the texts in textbooks and then migrate to other texts and extract common elements, you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emotions,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rticle is the motivation for this stu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大綱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
第四節 文獻探討 10
第二章 國中國文教科書範文的編輯說明與分布 21
第一節 各版本教科書及習作編輯說明分析 23
第二節 各版本教科書的編寫體例分析 27
第三節 各版本教科書及習作現代散文範文分布情形 30
第四節 各版本教科書及習作現代散文範文收錄分析 46
第三章 各版本教科書現代散文範文主題分析 53
第一節 人生歷程 54
第二節 生活美學 61
第三節 感情世界 66
第四節 精神修造 69
第五節 人文景觀 75
第六節 自然景觀 76
第七節 四季風光 77
第八節 萬物寶藏 78
第九節 小結 82
第四章 成果與展望 85
第一節 重點回顧 85
第二節 研究展望 88
參考文獻 89
一、 國文教科書: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二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三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四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五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六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一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二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三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四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五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翰林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六冊》,臺北:翰林文教,2016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二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三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四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五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六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一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二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三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四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五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六冊》,臺北:康軒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二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三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四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五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課本第六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一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二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三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四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五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南一文教事業,《國中國文習作第六冊》,臺北:南一文教,2018
二、 專書
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新北:印刻,2010年7月初版。
胡適等著,《您所喜愛的散文》,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9月初版
方祖燊,《散文的創作鑑賞與批評》,臺北:國立編譯館,1983年6月。
方祖燊、邱燮友,《散文結構》,臺北:蘭臺書局,1970年6月初版。
琦君,《桂花雨》,臺北:爾雅,1976年12月初版。
陳信元等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1986年10月初版。
王鼎鈞,《開放的人生》,臺北:爾雅,1975年7月初版。
王溢嘉,《蟲洞書簡》,臺北: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108年3月新編初版。
王瑤,《中國文學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江一鯉主編,《尋找紅氣球》,新北:聯合文學雜誌社,2000年5月初版。
宋晶宜,《看星斗的夜晚》,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9月二版。
李正西,《中國散文藝術論》,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月初版。
李家同,《讓高牆倒下吧》,新北:聯經出版,2017年3月二版。
杏林子,《生之歌》,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2月初版。
杏林子,《杏林小記》,臺北:九歌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
林良,《爸爸的十六封信》,臺北:國語日報社,2006年7月初版。
林懷民,《雲門.傳奇》,臺北:天下文化,1998年10月初版。
林聆慈、涂玉萍、蒲基維《散文.新詩意旨古今談》,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
亞榮隆.薩可努,《走風的人---我的獵人》,新北:耶魯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季薇《散文研究》,臺中:益智出版社,1966年5月初版。
季薇《散文的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2年11月初版。
季薇《散文點線面》,臺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4月七版。
焦桐,《臺灣味道》,臺北:二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初版。
南方朔,《有光的所在》,臺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
周麗麗《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7月初版。
周芬伶,《絕美》,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臺北:華葳國際,2018年8月初版。
胡適,《四十自述》,新北:思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5年7月初版。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出版社,1981年1月初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的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洪蘭,《順理成章:希望,給生命力量-講理就好7》,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9年1月初版。
曾志朗,《用心動腦話科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7月初版。
曾志朗、洪蘭,《見人見智》,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6月初版。
黃武忠、阮美慧主編,《洪醒夫全集—散文卷》,彰化:彰縣文化,2001年初版。
黃永武,《生活美學(諧趣)》,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8年1月初版。
瓦歷斯.諾幹,《永遠的部落:泰雅筆記》,臺中:晨星出版社,1990年9月初版。
侯文詠,《侯文詠極短篇》,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2月全新版。
侯文詠,《點滴城市》,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7月全新版。
吳奚真譯,《英語散文集錦》,臺北:大地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琦君,《煙愁》,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9月初版。
琦君,《紅紗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7月三版。
琹涵,《酸橘子》,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7月初版。
郭騰尹,《做自己的貴人》,臺北: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初版。
張騰蛟,《鄉景》,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6年5月。
張曉風,《步下紅毯之後》,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11月新版。
張雪茵,《散文寫作與欣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1月初版。
張曼娟,《百年相思》,臺北:麥田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張曼娟,《人間好時節─古典詩詞的人生啟示》,臺北,麥田,2005年初版。
張瑞芬《狩獵月光 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4月初版。
梅遜,《散文欣賞一》,臺北:大江出版社,1969年9月初版。
黃莉雅,《現代散文鑑賞》,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9月初版一刷。
梁實秋,《梁實秋論文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8年9月初版。
梁實秋,《雅舍小品》,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月二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增訂八版。
楊牧,《文學知識》,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9年9月初版。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1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2月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第一刷。
劉墉,《肯定自己》,臺北:時報出版,2007年7月新版。
董崇選,《西洋散文的面貌》,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4月初版。
陳黎,《陳黎散文選》,新北:印刻出版社,2016年9月初版。
陳冠學,《田園之秋》,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陳火泉,《活在快樂中》,臺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陳之藩,《陳之藩文集》,臺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再版。
陳幸蕙,《把愛還諸天地》,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陳幸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臺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陳幸蕙,《海水是甜的》,臺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4月初版。
陳信元等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初版。
陳信元,《中國現代散文初探》,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12月初版。
陳室如《文為心聲 現代散文評論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年9月初版。
簡宗梧《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87年6月初版。
簡媜,《下午茶》,臺北:洪範書店,1994年10月初版。
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臺北:印刻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韓良憶,《吃‧東‧西》,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
韓良露,《雙唇的旅行─韓良露食藝文札》,臺北:麥田,2004年6月初版。
游乾桂,《天倫:教孩子閱讀父母身影》,臺北:時報出版社,2012年10月初版。
廖鴻基,《來自深海》,臺北:晨星出版社,2012年4月初版。
廖鴻基,《鯨生鯨世—發現臺灣鯨靈》,臺北:晨星,2012年11月初版。
蔣勳,《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9年2月二版。
蔣勳,《大度.山》,臺北:爾雅出版社,2010年6月初版。
魏飴《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6月再版。
鄭永曉《散文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一刷。
鄭明娳編,《記憶的盒子—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散文卷》,臺北:幼獅文藝,1994年5月初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5月初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10月一版一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2月一版一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3月一版一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8月一版一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初版。
顏擇雅,《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新北:印刻,2016年1月初版。
鐘怡雯《無盡的追尋 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9月初版。
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國文組主編,《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02年。
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國文組主編,《生命的書寫-第二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03年。
王憲昭、李鵬主編,《文學測量:比較視野中的文學母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弗萊著,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侯迺慧著,《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2005年。
施密特(Schmidt, V. L.)著、吳振寅譯,《經典人物原型45種:創造獨特角色的神話模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陳魯南著,《織色入史箋:中國顏色的理性與感性》,臺北:漫遊者,2015年。
渠紅岩著,《中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意象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楊海明著,《唐詩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1995年。
葉秀山著,《中西文化會通(上)(下)》,臺北:未來書城,2003年。
鄒強著,《中國經典文本中夢意象的美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劉潔著,《唐詩題材類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劉衛東著,《漢語春秋:中國古典人文意象隨筆》,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劉燕萍著,《愛情與夢幻:唐朝傳奇中的悲劇意識》,臺北:臺灣商務,1996年。
三、 學位論文
楊育穎,《現代散文教學中語感能力培養之探究──以國中國文教科書選文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徐慧芳,《國中國文教科書篇章結構之研究-以南一版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黃鈴君,《中學階段國文教科書科普類課文之分析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王麗紅,《父親的《背影」與母親的「教誨」—國中國文教科書親職角色的性別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姜貴珍,《國中國文現代散文教材研究--以康軒版為範圍》,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吳正文,《兩岸國中國文教科書現代散文內容主題之比較探析》,高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黃元芝,《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以來國中國文教科書問題討論編撰之研究-以PISA為分析焦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盧春秀,《現行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生命教育內涵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徐芳萸,《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海洋概念之內容分析》,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戴秀娟,《九年一貫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性別意識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張鈺秀,《教科書的生產與實踐──國中國文教科書原住民文學篇章的族群意識之探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周素碧,《國中國文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以九十七學年度南一、康軒、翰林三版本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顏良宇,《國文教科書品格教育內容分析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素碧,《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流行文化之內容分析—以90學年度國編版與97學年度審定版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徐淑慧,《海峽兩岸國中國文教科書編選之比較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彭欣如,《課本裡的浪漫派作家:台灣國文教科書中的徐志摩現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9年。
袁紫嵐,《國中國文教科書中臺灣文學作品編選之內容分析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呂美蓮,《國中國文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陳慧玲,《從融合教育觀探析國中國文教科書及其補充教材之建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林美芳,《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中現代散文內容分析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龔月雲,《國中國文教科書之修辭探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蕭碧瑤,《九年一貫課程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道德教育內涵之研究》,彰化: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郭禾,《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體課文之分析研究》,臺北市: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廖麗卿,《環境教育議題融入九年一貫課程國中國文教科書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紀怡如,《國中國文教科書範文修辭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鄭嘉惠,《九年一貫國中階段國文教科書「品格教育」之內容分析-以關懷倫理學之關懷關係為分析架構》,臺北市: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侯佩君,《國中國文教科書「生物多樣性》內容分析之研究》,臺北市: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王碧蓮,《國中國文教科書中臺灣文學作品之編選及詮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明敏,《臺海兩岸前期中等教育國文教科書性別偏見之比較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麗卿,《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張雅雯,《國中國文教科書與親子教學引導—以南一、康軒、翰林版範文為觀察》,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
劉嘉琪,《國中國文教科書情緒內容之分析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
康佳琳,《國中國文教科書多元文化教育內容分析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黃柏璋,《國中國文教科書美德與品格優勢之內容分析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陳靜儀,《國中國文教科書「問題與討論」之內容分析──對應PISA閱讀素養認知歷程架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陳嬿如,《國中國文教科書「問題討論」應用於說話教學之探究---以翰林版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鍾靈,《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內容分析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宋美玲,《國中國文教科書分析研究--以康軒版第一冊為範圍》,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邱惠華,《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海洋書寫內容之研究》,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四、期刊及報刊
沈芳序:〈雄辯與絮語──試論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中的對話關係〉,《漫遊與獨舞──九○年代臺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市:秀威資訊,2007年9月1日,初版),頁167~178。
李欣如:〈無法浪漫卻又浪漫柯裕棻在想像中停歇在書寫中靠岸〉,《書香遠傳》第38期,2006年7月,頁44~45。
林美伶:〈篇章分析下的風格論──柯裕棻散文中的書寫特質探析〉,《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2012年9月,頁175~184。
柯裕棻和編者訪談:〈不能跑到天涯海角的時候〉,《聯合文學》第198期,2001年4月,頁28~31。
倪台英:〈從廣告用語探論二十一世紀中國修辭學發展的趨勢〉2004年,淡江人
文社會學刊21期。
徐孟芳:〈傷口的展示──談柯裕棻〈午安憂鬱〉〉,《高中國文印象》,2013年3
月。
高維志:〈城市節拍,各自漫舞──試論《恍惚的慢板》與《恍惚》中臺北地景的現代性隱喻〉,《漫遊與獨舞──九○年代臺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市:秀威資訊,2007年9月1日,初版),頁179~197。
夏春祥:〈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四集,1997年,頁141~166。
陳栢青:〈人物春秋/突然草──草寫柯裕棻〉,《文訊》第326期,2012年12月,頁47~52。
陳書梅、洪欣柔:〈各類型閱讀素材之情緒療癒效用分析──以大學生為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013年10月,頁43~64。
張瑞芬:〈秋聲凝噎──讀柯裕棻《甜美的剎那》〉,《文訊》第266期,2007年12月,頁102~103。
張瑞芬:〈羅麗塔妹妹宅書寫〉,《聯合報》副刊D3版,2010年5月29日。

五、網路資料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2011年1月5日取自:
http://etds.ncl.edu.tw/theabs/service/student_query.jsp?menu=t&isme=1247497585131。
「國民教育社群網〈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修正草案〉」,2011年2月8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國民教育社群網〈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2011年2月9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網路部落格「溫士凱窺世界」,2019年1月5日取自:https://blog.xuite.net/traveldanny/twblog/180734122
《2018兒少煩惱與家長教養態度分析報告》,2019年9月5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2/1408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