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147.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梓彥
作者(英文):Tzu-Yen Jhang
論文名稱:「厭世」、「彥世」與「彥視」 ──一位代理教師的自我敘說
論文名稱(英文):World-weariness, Yen’s World, and Yen’s Insight: A Self-narrative of a Substitute Teacher
指導教授:饒見維
指導教授(英文):Jian-Wei Rau
口試委員:李雪菱
蕭昭君
口試委員(英文):Shiue-Ling Lee
Jau-Jiun Hs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288109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8
關鍵詞:初任教師代理教師教師專業發展情緒涵養厭世
關鍵詞(英文):beginning teacherssubstitute teachers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motional cultivationworld-weari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係一位國中代理教師的自我敘說,是研究者自教育實習階段至任職第五年的成長與省思。任教第二年結束時,研究者因挫折離開職場至研究所進修,並接觸「情緒涵養」,但也時常因社會現況而感到「厭世」。
於是,研究者透過經驗的關注、訴說與分析,回顧過往經驗對其身為初任教師的專業成長的助益。在重新回到教育職場後,以「情緒涵養」方法付諸行動與思考,省思「厭世情緒」如何影響其教師生涯發展、「情緒涵養」如何增進其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在「厭世代」中情緒涵養的練習所獲得的成長與領悟。
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覺察許多自身的非理性信念,並且體認自己對於社會現況的無能為力,最後嘗試採取全然接受的方式,用「我接受」、「我願意嘗試」的態度轉化「厭世情緒」,將之轉化為一股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使研究者較能夠正確思考生活中所遇之事,也因而自「厭世教師」轉變為一名「知」的幸福者。
The research is a self-narrative, presen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elf-reflection of a substitute teacher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e sources dated from the researcher’s student-teacher period to the fifth year of teaching. Feeling frustrated in the workplace, the researcher ridded himself of the job after finishing the second year of teaching, pursued further studies in a graduate school, and got to know emotional cultivation. However, he still felt world-weary because of the social status quo.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reviewed how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enhanced hi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being a beginning teacher. After the researcher was back to work, the researcher put emotional cultivation into practices and reflected upon how world-weariness influenced his teacher carieer development, how emotional cultivation enhanced the resear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and how the practices of emotional cultivation facilitated his growth and insights in the world-weary gene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became aware of his own irrational beliefs, experienced the powerlessness towards the social status quo, and then started to try to fully accept the truth. The researcher took an attitude of “I accept it” and “I am willing to try” thereafter. At last, the emotion of world-weariness turned out to be a positive inner power that empowered the researcher to think positively most of the time about the events happening around, and transformed the world-weary teacher to a “knowing” satisfied pers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論文題目釋義:厭世→彥世→彥視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初任教師與代理教師的相關文獻  9
第二節  情緒涵養的相關文獻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者背景  43
第二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44
第三節  研究期程  4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  50
第五節  研究的信實度  51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52
第四章  研究歷程  53
第一節  菜鳥日子  53
第二節  教育逃兵  99
第三節  月亮彎彎何時圓  120
第五章  研究省思  183
第一節  「情緒涵養」對我的教師生涯之成長  183
第二節  「厭世情緒」對我的教師生涯之影響  186
第三節  情緒涵養對我在「厭世代」中的領悟  18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1
第一節  結論  191
第二節  建議  195
後記  197
中文參考文獻  199
英文參考文獻 207
中文參考文獻
Brene Brown著,洪慧芳譯(2014)。我已經夠好了。臺北市:馬可孛羅。
D.J. Clandinin和F.M. Connelly著,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Daniel Goleman著,張美惠譯(1996)。EQ。臺北市:時報出版。
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2018)。善用負能量!厭世粉絲團的3大厭世原則。2019年4月7日取自:https://reurl.cc/ZO4pjV
Robert Sternberg著,陳億貞譯(2003)。普通心理學。臺北市:雙葉書廊。
天下雜誌(2016)。蔡英文就職演說全文。2019年2月18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418
王秋絨(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淑俐(1997)。教師的情緒管理與人際衝突(上)。師友月刊,356,17-20。
王淑俐(2005)。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臺北市:全華。
王智明(2019)。厭世:台灣青年世代的情感政治。何東洪(主持人),「厭世」的情感政治與青年文化。又窮又厭世:當代青年的情感政治與貧窮化問題,國立清華大學。
王維玲(2017)。爛事再正面還是爛事:專訪每天來點負能量。端傳媒。2018年11月6日取自:https://reurl.cc/E7VEnA
石芳萌(無日期)。追尋生命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輔導專頁No.52。2019年8月5日。取自:https://reurl.cc/exM1E7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5。
余文章、洪偉欽(2009)。運動與憂鬱症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288-234。
吳志光(2004)。再社會化與標籤理論——從社會集體防禦心態與「回力鏢」現象談起。司法改革雜誌,54,30-31。
吳承紘(2017)。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臺北市:月熊出版。
吳清山(2012)。教育幸福的理念與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0,5-15。
李文惠(2007)。學校中的臨時工/吉普賽人——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工作處境及專業認同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昭慶(2000)。憂鬱症與運動。大專體育,50,82-88。
李健鴻(2015)。臺灣青年勞工的低薪化趨勢、原因與因應對策。社會發展季刊,151,145-162。
林仁廷(2017)。儀式的日常:生活裡的自我治療-燒掉→歸零→重新出發!2019年3月8日取自:https://reurl.cc/qdGQmR
林仁廷(2018)。如何「轉移注意力」保護自己。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2019年3月8日取自:https://reurl.cc/exM197
林志成、童鳳喬(2006)。教師情緒智慧的涵養。教育研究,150,38-51。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台灣勞工陣線。
林宜玄、翁美惠(2008)。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解決方式之研究。學校行政,53,101-121。
林思妙(1993)。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昭仁(2008)。教育界的遊牧民族,逐教缺而居——國民小學代理教師處境與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皇德(2017)。當「厭世代」來臨,我們還擁有什麼選擇?2019年4月12日取自:https://reurl.cc/E7V3O0
林美珠、溫錦真(2018)。臺灣心理與諮商敘事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3,81-116。
林書廷(2015)。20年前薪水大解密,到底22K合不合理?。2019年4月12日取自:https://reurl.cc/1xKdr8
林珮萱(2012)。青年最討厭被當成 草莓、啃老、低頭族。遠見雜誌。2019年4月12日取自:https://reurl.cc/yZRpxM
林瑞欽(2002)。師範生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楷恩(2013)。《「草莓世代」的建構與想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凃家誠(2010)。《咆哮山莊》:人間煉獄或厭世者的天堂?。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美麗佳人(無日期)。【厭世哲學】垃圾文界的一位美少年,我只是想說真心話。2019年4月26日取自:https://reurl.cc/8GLRXR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159-170)。臺北市:巨流。
倪靜貴(1997)。國民中學校長情緒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美雯、魏希聖(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35-63。
徐健中(2015)。從數據看我國大專以上程度青年研業概況。主計月刊,720,92-100。
翁靜玉(1993)。辦公室物語。臺北市:就業情報雜誌。
高強華(1992)。樂在學習、樂在工作--談教師的終生學習與專業發展。教師天地,57,33-36。
張乃文(2009)。教師情緒素養建立之研究:情緒勞務負荷的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75-98。
張仁和、黃金蘭、林以正(2013)。從情緒平和與止觀探討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方法的療癒機制。教育心理學報,44(3),589-607。
張文珏(2019)。工作壓力、組織認同與靠北企業臉書粉絲專頁使用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民杰(2009)。師資培育歷程外一章:一位國中初任代理教師的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59-90。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第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玉真(2009)。情緒涵養理念取向的情緒教育行動研究——以國小低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芬芬(2001)。教學生活:新手老師的成長之路。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425-457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英熙(2013)。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心理學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清濱(2015)。教師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張雅淳(2008)。案例教學運用在國小高年級情緒管理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雅瑄(2015)。流浪教師的旅程—走過國小代理教師的時間歲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54-56。
張楓明、譚子文(2013)。依附關係、低自我控制及接觸偏差同儕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4),81-120。
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29-144。
張瀞文(2011)。教改追蹤:當老師變成臨時工—代課老師浮濫。2019年4月12日取自:https://reurl.cc/g7RO9N
許敦傑(2018)。厭世少年觀—許敦傑陶塑創作論述。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皓宜(2018)。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臺北市:遠流。
郭維哲(2002)。教師的情緒管理。師友月刊,421,43-45。
陳志豪(2012)。索洛古勃短篇小說中的厭世情結。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佳雯(2012)。教師情緒管理之探討。教育研究論壇,3(2),127-140。
陳秉暉、楊政諭(2011)。青年貧窮,世代惡夢。司法改革雜誌,83,64-66。
陳建守(2018)。青年們請安心「厭世」!因為百年前的厭世其實很正面。歷史學橋仔店。2018年12月5日取自:https://reurl.cc/nz4Mal
陳柏穎(2019)。臉書匿名粉專的群眾文化分析——以「靠北男友」、「靠北女友」粉專釣魚文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臺北市:麗文文化。
陳美玉(1999)。初任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中等教育,50(3),42 -59。
陳碧雲(1994)。初任科學教師班級經營的面貌與成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增穎、周吟樺(2014)。藝術媒材介入成長團體提昇大學生自我概念之初探性研究。台灣藝術治療學刊,3(2),47-65。
曾國榮(2018)。一種厭世代表現方式——曾國榮創作論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立立(2009)。草莓族與啃老族?談青年過度依賴現象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284,10-13。
黃連從(2005)。童詩閱讀教學探究——以「在夢裡愛說童話故事的星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楊士緯(2017)。新興匿名社群平台使用者行為與信任度——以Dcard與靠北系列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嘉雯、李麗日(2013)。國小代理代課教師壓力與壓力影響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4,137-165。
溫妙凰(2012)。老師,您有躁鬱症嗎?談教師情緒管理。師友月刊,535,78-80。
葉永進、張惠博(1997)。初任理化教師教學的需求與改變之研究。物理教育,1(2),20-44。
董力華(2008)。完美主義與自尊、成就動機、非理性信念及身心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醫通識教育學報,3,75-98。
董燕如、張白蓉(2017)。代理教師在學校的生存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100-101。
厭世哲學家(2019)。每天都很「厭世」?負能量爆棚的世代 「佛系」是終點...。2019年4月20日取自:https://reurl.cc/Mv3aqp
劉慧雯(2008)。領略《文化肌膚》:以現象學重讀傳播科學。李維倫(主持人),現象學與人文精神的開展——從理論與實務來看。2008年政大「理論與實務」現象學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潘雅媚(2010)。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秀玲、楊智馨(2007)。情緒管理(第二版)。臺北市:楊智。
蔡昕璋(2014)。從「靠北○大」盛行兼論青少年流行次文化與虛擬社群倫理素養的再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25-30
蔡培村(1999)。我國實施教師職級制度可行性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31,1-14。
蔡淑華(2010)。情緒涵養理念取向的情緒教育行動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第五版)。臺北市:五南。
蔣承志、吳木樹、余昆旺、陳桂蘭、林美秀、張明賢、施智元、鄭秋嬋、楊順宇(2013)。解決親師衝突策略之研究。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102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9-58頁),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蕭靜芳(2005)。教學過客—代理教師的學生適應問題。師說,186,12-13。
謝馭婷(2019)。「厭世有理」?臉書厭世貼文的幽默效果對閱聽人觀看反應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鈺玲(2015)。職場甘苦—代理教師的累與淚。教育評論月刊,4(6),57-58。
簡錫堦(2004)。反貧困運動-扭轉崩世代的危機。台灣人權學刊,1(3),171-186。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五南。
饒見維(2004)。情緒涵養。臺北市:五南。


英文參考文獻
Ashton, P.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5), 28-32.
Berliner, D.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New Orlean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Blanchflower & Freeman (2000). The Declining Economic Status of Young Workers in OECD Countries. In Blanchflower & Freeman (Ed.), Youth Employment and Joblessness in Advanced Countries, 19-5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w, N. A. (1991). Personal Perspectives on Classroom Management.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Gilbert, R. G. (2002). Taking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Grief Research: Finding Meaning in Stories. Death Studies, 26, 223-239.
Hargreaves, A. (1998). 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8), 835-854.
Lortie, D. C. (1975). 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etersen, A. H. (2019). How Millennials Became The Burnout Generation. Retrieved January 17, 2020, from https://reurl.cc/0oK57x
Plutchik, R. (1994). 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Emotion.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8(1), 5-23.
Rareshide, S. W. (1993).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Use of Humor in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December 7, 2018, from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359165.pdf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sburry Park, CA: Sage.
Sinek, S. (2016). Transcript of Simon Sinek Millennials in the Workplace Interview. Retrieved January 20, 2020, from https://reurl.cc/QdYyzO
(此全文20250702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